东楚网ag环亚集团人工计划|开户新闻网(ag环亚集团人工计划|开户日报)
□ 汪代华
一个在导师、家长眼中及朋友圈表现非常优秀、活跃的女生,在参加校园招聘中,通过笔试、面试后,却被第三方机构ATA(全美在线)判定在情绪上存在高风险,委托方以此拒录。
一位优秀考生已通过笔试、面试,没想到机器人性格测试让女生应聘泡汤。随着科学的发展,机器人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,机器人在服务人类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。使用机器人往往比人更高效这是事实。但是机器人再高效,都是人来掌握的。性格测试是依据心理学设计,主要反映求职者情商的测试。这只能作为参考,而不是由机器人定结果。
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,心理学家们为了找到人格测试手段挖空了心思。安妮·保罗在她的新着《人格崇拜》中写道,目前世界上的人格测试方法有2500种之多,每年创造4亿美元的收入,众多的美国公司把人格测试的结果当成任用和提拔员工的依据之一。但是,尽管人们如此倚重人格测试,这些测试方法本身却从来没有经受过真正的推敲。
可无奈的是,这种类似的性格测试在求职中依然屡见不鲜。机器人性格测试,不知误了多少人,坏了多少事。首先性格测试的应用本身就存在缺陷,是否科学也值得怀疑。一是它在设计时就忽视了职业对于人性格的影响。二是大学生刚走出校园的时候,相对比较单纯,不够成熟,还需要接受顺境和逆境等多重历练。如果仅用性格测试的结果作为是否接纳这些毕业生的依据,是不科学的。再者,机器人认定一个人若非直觉型就是理智型,若非内向型就是外向型,非此即彼。但事实上,人类的性格是复杂多变、捉摸不定的,无法用某一类型来简单地涵盖。何况在机器人性格测试中,环境的影响会让人性格受影响。
机器人性格测试,究竟符合不符合用人制度,不得而知。但是机器人性格测试定终身,这是违反科学精神的。事实上,机器人出具性格报告,一旦有误,等同错杀“千里马”,对考生的身心造成严重伤害,并有悖公平。人类可以利用机器人为人服务,但不能迷信机器人。否则,不依靠制度规则行事,不按规定考评,不知有多少人才会被机器人扼杀。